破坏性地震前哪种波先到?掌握这几秒黄金准备时间

昨晚刷手机看到地震预警的科普,突然想起前年我在成都出差时遇到的五级地震。那会儿正蹲马桶,天花板吊灯哐当哐当砸下来,我裤子都没提利索就往桌下钻,手腕磕青一大块。

用血泪换来的问题

后来跟本地同事唠嗑才知道,原来手机警报响的时候地震波还在路上跑。我当场就翻出抽屉里落灰的地震仪说明书,掏笔记本开始刨根问底:到底哪种波先捶人?抢出来的那几秒够干

拆设备拆出的答案

把单位老地震仪拆开重装了三遍才搞明白:

  • 先到的波跟麦浪似的上下拱(他们叫纵波),这时候吊灯刚开始晃,但人站着还不算太晃
  • 要命的横波晚到几秒到几十秒,房子会像甩干桶似的左右猛抡

我拿办公室饮水机做过测试:竖着拍水桶能看到水面上下颤,横着抡才能把水泼出来。

黄金几秒实战清单

周末在家做了两回演练,发现生死关头根本记不住复杂步骤。简化成三件事:

  • 抄起手机塞进口袋(别指望事后挖废墟找手机)
  • 蹿到承重墙夹角蹲着(次次都磕到旧伤疤)
  • 扯过沙发垫子罩头(上次演练把猫窝拽翻了)

厨房关火?开门?通通来不及!猫主子都比我专业——第一次测试时那畜生早蹦跶到冰箱顶上了。

血泪经验总结

上周半夜真碰上晃悠了。纵波传来时我正改方案,手机突然像抽风似的狂震。条件反射就往墙根扑,结果被电线绊得脸着地。横波杀到的时候,我正趴地上摸眼镜

现在床头常年挂着应急包,包带上拴着老花镜——三十岁的人让地震逼成这德行。不过要真能靠这几秒捡条命,脸着地的淤青也算勋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