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今儿个我正刷着手机,突然瞅见朋友圈有人转了一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我脑子里就蹦出一个疑问——这玩意儿到底在说啥植物?听着挺高大上的,可别又是忽悠人的玩意儿。以前我就被人骗过,以为说的是松树或啥高大树,结果白折腾好几天。这回我决心较真,非得扒拉明白不可。
动手开搞
先翻出那首诗查查出处,这不就郑板桥写的嘛我记得诗句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我火急火燎地打开电脑,在浏览器里一顿搜,专门找老郑的解读,结果跳出一堆说法五花八门——有的说描写山草,有的胡扯到松柏上。我可不甘心瞎蒙,直接点进正经诗解页面瞧。
- 第一步:看原诗背景 —— 老郑这人写诗挺实在的,专捧竹子那股子韧劲儿。诗句里的"咬定",明显是根系扎进石头缝里的动作,跟松树那样的粗树干对不上,松树哪有这么灵活,破岩中戳根子的?
- 第二步:对比实际植物 —— 我愣是跑去阳台瞅自己养的花草:竹子长得贼快,根须到处钻;松树嘛树干死硬,根子可没竹子那么能折腾。这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完蛋——以前我猜错好几回,还以为诗里是啥大树!
- 第三步:防着误读 —— 为了彻底放心,我拉了个群跟老友们唠嗑问:你们咋理解这句诗?结果一堆人回:青山是不是树名?还是松树象征?我立马骂回去:狗屁!青山就是个背景词,树名得看"咬定"这个词的动作细节,明摆着竹子的根系特征,松树根子笨重,哪能这么活络!
搞定结论
折腾两小时,终于摸出门道——诗就是夸竹子的,老郑借着它讲人不屈不挠的性子。可别瞎误解成青山本体或松树这类东西,否则就傻大发了!完事儿我舒口气,拍大腿笑了:下回再碰见这种诗句,我得先看根子动作和植物习性,别一头热栽坑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