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书架翻出本旧笔记,里面抄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突然就琢磨红瘦到底指啥花。操着闲心打开电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迷糊。
一、死磕词典翻车现场
先啪的打开诗词网站,搜李清照这首词。注释说红瘦指海棠,绿肥是叶子。心想这不结案了吗?手贱又点开隔壁讨论区,看到有人贴了宋代《全芳备祖》的记载,说古人用"绿肥红瘦"形容芍药!
当时就懵了,抓过手机狂翻照片:海棠花蔫了是皱巴巴的,芍药谢了才真叫瘦成干柴棍。脑门一热冲进书房搬出《李清照词集》,哗哗翻到半夜,发现更离谱的——《草堂诗余》里写着红瘦指桃花。
- 证据1:元代《群书通要》写着"红瘦绿肥,咏芍药"
- 证据2:明代《诗余图谱》坚持认为海棠花
- 证据3:清代人直接开骂前人都没见识
二、被房东电话打断的顿悟
正跟破本子死磕,房东突然打电话催房租。捏着三个月账单发愣时,突然想起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丧夫后——那年她连海棠花期都记错,把"卷帘人"骂得狗血淋头。这哪是写花,分明是写她自己瘦脱相了!
翻箱倒柜找出宋代医书《妇人大全良方》,里面记载丧恸女子"肌削骨立,色败如残蕊"。破案了!什么芍药桃花海棠,人家自怜自哀:
- 春雨把叶子泡胀了叫"绿肥"
- 自己哭得只剩把骨头叫"红瘦"
刚拍大腿叫绝,房东又来电了。这回直接摔账单过来:"再拖房租你自己变绿肥!"
三、历史比诗词还扎心
隔天蹲图书馆查地方志,发现更惨的。李清照写这词时正被人诬告"玉壶颁金",抱着字画逃难到杭州。瘦脱形的哪止是花,她珍藏的金石字画早被当柴火烧了。南宋《咸淳临安志》里记着,她租的破屋雨天漏水能把砚台漂起来。
回家路上越想越憋屈,拐进花店买了支海棠。刚插瓶里手机就响——前公司领导突然加微信:"最近在干嘛新项目缺人..." 直接拉黑!去年疫情封城时也是这帮人,说我老家风险区强行停薪,现在倒想起我来了?
瞅着窗台上35块钱买的海棠,突然笑出声。什么红瘦绿肥,都是活人被生活抽出来的巴掌印。李清照要是知道后人对着她的血泪抠字眼,怕不是要掀了西湖的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