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粉底如何自己制作?秘方里这些原料太神奇了!

最近痴迷古法美妆,翻遍资料终于找到唐代女子用的粉底方子,照着捣鼓一礼拜,可算折腾出点名堂!今儿就把踩坑经历和秘方全摊开讲讲。

一、翻烂古书找配方

先从图书馆抱回半人高的《妆台记》,拿放大镜逐页抠字儿。唐代粉底居然用米做主料,还混着各色矿石粉。最绝是配方里写着要加紫茉莉籽,这玩意儿现在公园里遍地长,我直接摘了半布袋。

核心原料清单:
  • 新稻米两碗(特意跑郊区找的糙米)
  • 紫茉莉籽半碗(黄色小珠子剥开有白粉)
  • 石膏粉三勺(药店五块钱买一包)
  • 干玫瑰花瓣一把(偷摘小区绿化带的)

二、厨房秒变炼丹房

先把米泡水两天,泡到发酸才捞出来。用石臼哐哐捣了俩钟头,累得胳膊抬不起来。突然想起破壁机,结果米浆喷得满墙都是,被老妈骂得狗血淋头!

最难搞的是紫茉莉籽,指甲抠半天才弄出点粉。灵机一动用擀面杖碾,白粉簌簌往下掉。拌米浆时突然手滑,石膏粉撒进去半袋,急得拿滤网捞了半天。

关键教训:

  • 泡米水馊了别急着倒,古人就爱这股发酵味
  • 碾花籽垫块厚棉布,不然粉末到处飞
  • 石膏粉得分五次加,一次倒肯定结块

三、上脸实测翻车现场

把糊糊摊在竹筛上晒三天,揭下来像块发霉的饼。研钵磨粉时呛得直咳嗽,粉尘飘得满屋都是。

第一次上脸直接社死:刷子刚沾粉就哗哗掉渣,涂完脸白得像扎纸人。出门拿快递,邻居大娘盯着我惊呼"闺女脸掉灰了!"

不死心调整比例,多掺了玫瑰汁调色。这回敷完居然挺服帖,就是笑起来颧骨裂出龟纹。老公憋笑说:"像故宫墙皮成精了..."

四、古人智慧真服气

连试七天终于摸出门道:米浆晒干前要过筛三次,石膏粉换成滑石粉更贴肤。最神奇是紫茉莉籽粉,控油效果绝了,大中午脸上都不泛油光。

现在每天化妆前都挖点自制的粉,虽然持妆不如大牌,但胜在天然。有次吃火锅流汗,粉底化开居然有淡淡玫瑰香,比化学香精舒服多了!就是卸妆得用热毛巾敷三遍,不然毛孔里卡着米渣...

建议手巧的姐妹试试看,材料费不到十块钱。但厨房重地谨慎操作——别问我怎么知道石膏粉粘灶台上有多难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