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拾房间翻出半筐草莓,表皮都皱巴巴的了。想着不能浪费,干脆边洗边琢磨:这红彤彤的一坨到底算啥玩意儿?咱天天啃的到底是草莓的哪个零件?
动手第一步:玩命观察
把草莓泡水里的时候,我捏起一颗凑到眼皮底下。表面那些小麻点用指甲抠了抠——嚯!硬邦邦的!抠下来两颗放掌心搓了搓,居然有点滑溜溜的油膜感。
- 用刀剖开草莓:中间既没核也没籽儿,全是实心红果肉
- 挤果肉汁水:手指黏糊糊的像沾了胶水
- 重点戳表皮麻点:抠下的小颗粒对半切开,里头藏着迷你白仁儿
连夜翻资料查证
洗完手开电脑查种植手册,扒拉出植物解剖图对比。越看越懵圈:那些小麻点才是真·果实!每个黄点点裹着颗种子,切开看到的白仁儿就是胚胎。而我们拼命吃的红果肉?
答案差点让我原地裂开:那居然是草莓花谢了之后发福的屁股!
- 花朵底部托盘(学名叫花托)
- 授粉后像吹气球似的膨大
- 硬生生从绿豆大撑成鸡蛋状
- 表面的真果实反倒成了装饰性芝麻粒
煮果酱验证结论
不信邪把那筐皱草莓煮了。发现个铁证:
- 熬煮时飘出花香——花托残留的花青素味儿
- 小颗粒煮后特别涩——种子自带单宁酸
- 过滤后果酱特别顺滑——花托化成胶质了
舀果酱时突然悟了:合着咱们天天啃的是草莓端着果实的托盘,还夸人家果实长得水灵!这水果界冒名顶替的戏码演得够溜!
现在每次买草莓都乐:又挑了筐好屁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