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被农场大鹅追着咬引发的疑问
上周去郊区农场拍素材,拎着相机刚靠近栅栏,两只大白鹅就梗着脖子冲过来了,扑腾着翅膀差点把我相机怼河里。狼狈躲开时突然琢磨:这凶神恶煞的家伙,祖上到底是天鹅那种高冷范儿,还是野雁这种暴脾气?
翻书查资料差点闹笑话
回家就把书架顶层的鸟类图鉴全扒拉下来了。先翻到天鹅那页,好家伙,脖子比我家晾衣杆还长,再看农场的家鹅,脖子也就比鸭子长一截,比例完全对不上。接着翻到野雁篇,配图里灰不溜秋的鸿雁低头啄食的样子,跟农场鹅低头冲锋的姿势简直一个模子刻的。正激动,手一抖把茶杯碰翻了,水泼了半本书,手忙脚乱擦书的时候还听见隔壁老婆喊:“又拆家?”
蹲点观察野雁群
不死心,周末又扛着望远镜去湿地公园蹲野雁。猫在芦苇丛里两小时,腿都麻了。终于看到一群鸿雁降落,重点盯着它们打架的架势:翅膀张开的幅度、脖子弯曲的角度,甚至脚底板划水的频率——活脱脱就是农场鹅的缩小狂暴版!更绝的是,看到几只掉队的家鹅混在野雁群里,居然没被轰出来,反而一起埋头干饭。当时拍大腿感叹:这要是没血缘关系,能这么和谐?
查基因族谱实锤了
托农科院的朋友帮忙查了份内部资料,看见基因对比图直接乐了:鸿雁的基因片段和家鹅重合度高达97%,跟天鹅就差了十万八千里。资料里还附带张驯化路线图,几千年前古人逮的就是野雁,一代代训成现在的大白鹅。回头再看农场那只追我的鹅,莫名有种“孽畜!论辈分你得叫我声祖师爷”的荒谬感。
意外收获的冷知识
实践过程里还挖到几个乐子:
- 野雁群认领家鹅这事儿,老农说是“老祖宗带傻孙子”
- 天鹅打架顶多互相抽耳光,家鹅和野雁干架专攻下三路
- 被驯化的鸿雁后代(就是家鹅)比祖宗还凶,典型的青出于蓝
举着沾满泥巴的望远镜回家时,心里就剩一个念头:以后教孩子认动物,千万别信童话书里天鹅变家鹅的鬼话,野雁才是真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