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的听雪落下的声音的故事是什么?了解感人背后的真谛!

为啥突然想起来听雪落下的声音?那天在家刷视频,放了个老歌叫“雪落下的声音”,听得我鼻子一酸,就想亲自去试试看。不是假模假样地坐屋里听,是正经跑外面去感受,看看到底有啥感人的玩意儿。

准备阶段

先翻日历找了个下雪天,选的是上周六,那雪下得挺厚,脚踩上去嘎吱响。我穿上棉袄、套上靴子,带了个折叠小凳和保温杯,就往小区后山那空地方赶。路上冷得打哆嗦,但心一横,想着来都来了,不能怂。

到了地方,我把雪堆了堆,整出个平处放凳子坐稳。刚开始急吼吼地四处张望,老盯着树梢看雪是不是掉下来,啥也听不着。急了就骂自己太浮躁,这不白忙活吗?干脆调整呼吸,学着歌里那劲儿,眯起眼,把手机调静音,真正放慢动作——手揣兜里不动,耳朵竖起来听细声。

真正实践过程

耳朵一安静,雪片子落的声音真钻进来了:先是噗嗤噗嗤的轻响,像谁在轻轻撒沙子;接着风吹过树梢,雪花打着旋儿滑落,嗒、嗒、嗒几下,跟小鼓点儿似的;最难听清的是雪碰地面那一刻,仔细听才有丝丝拉拉的摩擦声,就像纸片揉搓的动静。这些动静混一起,反而不闹腾,整个人都慢下来了,我连喘气都拖长了几拍。

  • 蹲那儿听了快半小时,身上冻麻了都不在乎。
  • 雪一大片一大片掉下来时,声音就哗哗响,跟小时候过年放鞭炮残渣一样。
  • 最逗的是,一只麻雀飞过枝头,噗通掉坨雪砸我脑门,那声儿贼清晰,把我惊一跳却笑出声了。

实现和真谛是啥

听完回家,我坐沙发上搓着手暖和,越想越不对劲。开始以为感人就是雪本身美,可根本不是那回事!真正触动我的,是听雪时想起我奶奶的事。她去年冬天走了,以前住老家院子,一到下雪就唠叨:“雪落下来没声儿?那是你心躁!静下心来,啥都能听见。” 我一直当她胡咧咧,这回亲身体验才明白:感人背后的真谛就是静下心来听,你才知道生活里的芝麻小事儿有多贵重

就像当年我奶奶住院,我打工忙成狗,电话没空接,微信也懒得回。她总说“听院子雪声儿解闷”,我当老人犯糊涂没在意。结果人走了才后悔——哪是雪感人?是错过了听她说话的静心时刻!这实践让我清醒了:现在雪一落,我就抽五分钟坐窗边眯眼看,哪怕邻居熊孩子吵闹,也逼自己慢悠悠听进去。操蛋的生活不就靠这点小动静撑下去吗?别再瞎忙活,省得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