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箱倒柜找冷门武侠片看,硬盘里扒拉出徐浩峰导演的《倭寇的踪迹》。这片名我念叨了好几遍,印象里是讲明朝打倭寇的?结果看了一半直接懵了,跟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一、从头开始
我泡了杯浓茶坐沙发上看。开头是俩男的扛着根怪模怪样的长家伙进城,看着像枪但尾巴又带个钩。守城兵丁认不出是啥兵器,直接给打出来了,说这玩意儿是“倭刀”——这不扯嘛倭刀哪有那么长的!
后来才知道,这俩人是当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帐下老兵的后人(裘冬月弟子),那根怪兵器叫“改进版戚家长枪”。他们非要说自己是“戚家军”,带着这杆枪想回武林扬名立万。武林规矩是新门派必须打赢四大门派才能立棍儿。结果人家根本不认,连门都进不去。
二、乱成一锅粥
剧情越看越迷糊:城里突然冒出个白衣女人(叶霜盈),拎着把真倭刀到处踢馆。四大门派跟见了鬼似的:
- 有的说她是偷学武功的叛徒
- 有的说她用的招数是失传绝技
- 还有个老头(冷兵器行家)追着她喊“倭寇来了”
最绝的是那两个扛怪枪的老哥,居然帮这女人打掩护!我看得直挠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三、半夜翻书找答案
憋到凌晨一点半实在忍不住,爬起来翻徐浩峰的书。读到《倭寇的踪迹》原著短篇时突然明白了:这女人根本不是倭寇!她拿的倭刀被偷偷改了——刀头卸了,刀尾巴装枪杆上变成“钩镰枪”。那俩男的带的怪兵器也是按这路子改的。
后来看幕后资料更乐了:徐浩峰在电影里塞了一堆冷兵器私货!那个喊着抓倭寇的老头,是懂行的明白人,他看出这女的使的招式是改头换面的倭刀术。四大门派压根不懂兵器,见个稀罕玩意就瞎喊倭寇。说白了整部片就是武林版“拿着说明书都拼不对乐高”的闹剧。
四、捋清楚了
现在想想这片在讲两件事:
- 抢招牌:老兵后人想证明“戚家枪”才是武林正统
- 偷师门:白衣女人把倭刀术本土化(还不承认)
结果?四大门派守着死规矩不放,连人家用的兵器都认不全。真倭刀改头换面就以为是绝技,自己人搞个新花样倒当倭寇打——合着武林全是睁眼瞎!
今早把徐浩峰拍这片的花絮看完了。有个细节特别逗:剧组真找了明朝兵器谱复原道具,结果演员挥两下直接脱手飞出去。难怪电影里比武都是摆架势点到为止,要真打起来,这帮“高手”怕不是要被自己兵器砸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