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聊聊原始黑钻石的事儿。这玩意儿看着黑黢黢的,但大有门道。为啥突然琢磨这个?是因为上个月我一个老铁在街边摊上买了个黑钻戒,花了好几万,结果拿回家一看,tmd是个染色玻璃!这货跟我哭诉半天,说被骗惨了,气得我二话不说,决定亲自研究一下怎么辨别成色好的黑钻石。毕竟咱们玩收藏的,不能总当冤大头。
开始行动
先是上网扒拉了一圈,啥文章视频都翻了个遍。不过网上信息杂七杂八的,靠谱的没几个。我就想起前年在展会上认识的一个行家老张,专搞宝石鉴定,挺有经验。我赶紧打电话过去,简单寒暄后直奔主题:“老张,你那黑钻石怎么挑才不瞎花钱?”他哈哈一笑,说:“简单,跟我学,一眼就能看明白。”
第二天我就跑去老张的店里,人家正忙着看样品。我凑过去一看,桌子上堆了几十颗黑钻石,大大小小的啥样都有。老张随手挑了三个给我:“来,你先自己瞅瞅,猜猜哪个成色”
- 第一个,黑得像墨汁儿,光泽挺亮,但光照下显得死气沉沉。
- 第二个,颜色没那么深,带点灰调儿,在灯下闪光贼刺眼。
- 第三个,不黑不灰,表面麻麻点点,瞧着跟垃圾堆里捡的似的。
我挨个仔细端详半天,觉得第一个肯定行,因为它看着干净。结果老张摇摇头:“错了!第一个是染色的假货,里头泡了药水;第二个才算是中等成色,闪光好但颜色浮;第三个是最差的,天然瑕疵太多。”我这心里一咯噔,这玩意儿还得练眼力。
实操过程
老张带我上手实践。他从保险柜里摸出一堆真家伙,让我反复比较。重点教我一招“自然光法”,说白了就是别信什么室内灯光,得在太阳底下细看。我俩挪到窗口,顶着大太阳试起来。
第一步,拿颗钻石放在手心,自然光里看颜色。老张强调:“真正好的黑钻石,颜色不能太深或太浅。太深可能是处理过的假货,颜色均匀带点天然灰调才是正品。”我试着把几个样品轮番上手,真发现颜色均匀的那个在光线下显得透亮,不像假的有种死板的黑。
第二步,看光泽和内部。老张塞给我个放大镜:“仔细观察表面,别光看整体,主要瞅里头有没有杂质或斑点。”我拿放大镜怼近了瞧,果然看到有的钻石内部像撒了芝麻粒,坑坑洼洼的贼丑;但好的那颗,内部干净得像黑水晶,光一照直接折射出彩虹色。老张补充:“容易忽略的点是,拿手摸一下边缘,真货手感光滑不扎手,假的毛毛躁躁的。”
练了半个钟头,我眼睛都花了,但还是记不住细节。老张就干脆带我去二手市场实战,挑摊位上卖的假货练手。我俩蹲在那里,对着一些号称“真货”的玩意儿扫视。我学着老张的法子,先从颜色下手:一眼瞄过去,发现一个成色太深的,光泽暗淡得跟涂了油漆似的。果然,摊主一急眼,露馅了说那是泡过药水的。这下我得意了,哈哈!
结果和总结
折腾一整天下来,我终于算掌握点门道。好的黑钻石,不是黑就而是颜色自然均匀,在阳光下透亮反光,内部干净没斑点,边缘摸着顺滑。假货的破绽一大堆,染色的太深太黑,处理过的杂质明显。回家里,我拿出老铁那个假戒指,照着法子一比较,tmd一眼就看出来是玻璃做的——颜色黑得过分,放大镜下全是气泡!
现在想想,辨别成色没那么玄乎,关键是多实践多比对。别光听卖家的吹牛,自己动手最靠谱。玩收藏嘛吃过亏才能长记性。反正下回再碰上黑钻石,我铁定不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