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上网闲逛,看到有人问黑暗与光明区别在哪,还吹得玄乎,说有三个背景设定必读。我这人就是倔,喜欢亲自试东西,不就黑暗和光明吗?谁没经历过黑夜白天,但看他们搞得高大上,我就决定自己来搞搞试试。
第一步:准备装备和场景
先翻出家里能找到的东西:找了个手电筒当光明代表,再整个眼罩模拟黑暗。想着不能光在家里玩,就跑到小区附近的公园,那里晚上挺黑的,白天又亮堂。我挑了晚上九点多出门,公园里黑得连路都看不清,差点摔沟里。白天又选了大中午,太阳当头照。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黑暗就是啥都摸不着方向,光明,一眼就看明白情况。
我带了小本子记东西,还录了几段视频。光这么干巴巴试不行,想起那些人说的背景设定,得找点资料配合。就在网上搜了一圈,看到好多人聊游戏里的设定,比如老外有个啥小说系列,我随便翻了翻,总结了三个关键点。
解密三个背景设定
我把搜到的资料揉进实践里,整理成三个设定,简单粗暴地解密一下:
- 设定一:黑暗代表未知风险,光明代表可控安全。这在公园里体现得明显:晚上黑漆漆的,走两步就心虚,生怕踩到狗屎;白天,阳光一照,连蚂蚁爬都看得清,心里稳稳的。
- 设定二:黑暗是心理压力源,光明是情绪疗愈器。我自己试了试:戴着眼罩闷十分钟,心里直嘀咕,想东想西;打开手电筒后,一股暖意涌上来,感觉日子好过多了。
- 设定三:历史传说里,黑暗象征混沌起源,光明象征秩序基础。看书上讲,老故事总把坏人藏在暗处,英雄站在光里。我结合公园体验,晚上黑乎乎一片乱糟糟,白天一切井井有条,还真对上了。
第二步:实际应用和反馈
光解密不够,我得让这些设定落地。就拿日常生活开刀:比方说跟老婆吵架那点破事。闹别扭时(黑暗状态),感觉天塌了,满脑悲观;然后我俩坐下来谈开(引入光明),把话说透,啥都解决了。
我还试了更狠的:连续三天玩“黑暗模式”,晚上不开灯吃饭、摸黑写字,搞得手忙脚乱。再切换“光明模式”,大白天做同样事,效率嗖嗖涨。录视频对比,一看就知道光明好操作,黑暗纯折磨。
一步:总结反思
搞完这一套,心里舒坦多了。过程挺糙的:跑公园摔了好几回,记录本上乱涂乱画一堆,但值!这黑暗光明区别,说白了就是未知与已知的拉扯。
联想到自己往事:去年失业那会儿,就是黑暗时刻——钱没着落,吃饭都愁;后来找到新活计,日子亮堂起来。这经历教会我,背景设定不是空谈,是能拿来用的。现在看那些提问人装神弄鬼,真想笑:搞那么多术语干不如亲自折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