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选题有点重口味,但既然答应了要分享真实实践记录,硬着头皮也得写。上个月刷到网友提问“菜场生鲜区老有白色小虫爬出来是啥”,我一拍大腿——这不就是贪吃蛆虫的活广告嘛干脆拎上装备,把城里容易藏蛆的角落都翻了个底朝天。
准备工作不能少
说干就干。翻出抽屉里的老伙计们:加厚橡胶手套必须戴三层(别问为后面你就懂了),长柄夹子防止弯腰遭罪,透明采样瓶装“战利品”,还有最关键的防毒面具——上次闻过腐烂垃圾的酸爽味,三天没吃下饭。
- 第一站:小区厨余垃圾桶背面
早上七点蹲在垃圾桶边上,刚掀开盖子就听见“嗡嗡”轰炸机声。好家伙!三四只烂番茄底下白花花一片,蛆虫拧成麻花状往果肉里钻。用夹子拨开腐烂菜叶,底下湿漉漉的黑水像沼泽,蛆虫一受惊就跟下饺子似的往污水里跳。
- 第二站:菜市场鱼摊排水沟
卖鱼大姐刚冲完地板,我趴沟边拿手电筒照。水流里漂着鱼鳞和内脏碎末,沟沿黏糊糊的墨绿色泥状物里突然窜出几十条蛆!个个肥得像米粒,在腥臭味里疯狂扭动。难怪摊主每天拿开水烫沟——这繁殖速度三天能堵下水道。
- 第三站:城郊养殖场饲料槽
跟养鸡场老板套了半天近乎才放我进去。饲料槽角落结块的玉米糊里藏着米色小蛆,不仔细看以为是霉斑。鸡群过来啄食时,这些蛆居然会像弹簧一样弹跳躲避!捡了只装瓶子里,两小时就把半根烂菜叶啃出蜂窝状。
- 第四站:火锅店后厨潲水桶
托朋友关系溜进厨房重地。揭开潲水桶那刻差点被熏晕——红油混着鸭血豆腐的发酵酸味直冲天灵盖。浮头的肥肉渣上黏着几百条透明蛆,用夹子挑起一坨毛肚,好嘛每条蛆的尾巴都死死扎在食物里,拽都拽不下来。
- 第五站:乡村旱厕墙角
这个纯属壮着胆子去的。刚靠近就看见青砖缝渗出深棕色液体,土壤表面鼓起很多小土包。铲子轻轻一刮,密密麻麻的蛆虫像沸腾的粥一样翻滚。最吓人的是有些蛆啃砖缝里的有机质,硬生生把墙根蛀出蜂窝煤状的洞!
亲测结论简单粗暴
五天跑下来采样瓶装满六罐,回家对着放大镜看到头皮发麻:
1. 含水量越高的腐败物蛆越多,特别是蛋白质和淀粉混合物(鱼内脏+玉米糊堪称蛆虫满汉全席);
2. 它们最爱25℃左右阴湿环境,太阳底下两小时就干成渣;
3. 发现蛆不用慌——烧壶开水浇透比喷药管用,杀虫剂反而让它们往深处钻。
现在看见白色小颗粒都条件反射想掏夹子...这期选题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