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动手挖历史
我平时就爱瞎琢磨历史那些事儿,特别是看到老书里说风帆战列舰贵得吓人,一艘就能让一个国家破产。这说法太夸张了,根本不信!非得亲手查个水落石出。第一件事儿,就是翻起我的旧电脑,打开浏览器猛搜一阵。
搜来搜去,一堆乱七八糟的网页冒出来。有的吹牛说贵得离谱,有的压根儿不提数字。我瞪眼盯着屏幕半天,发现全是鸡毛蒜皮的信息。直接关掉网页,干脆出门跑图书馆。
图书馆里翻箱子
图书馆那老古董书架子,我摸着一本本旧得掉渣的书翻腾。找到了几本讲船史的大部头,翻开一看,全是密密麻麻的字。我用手指头戳着读,这才发现点门道。书里写着,光一艘船的木头料就得砍几百棵大树,还得是名贵品种,人工一算吓死人。
我顺手抄了个小本子,记了点数字。突然脑子一热:为啥不试着算算钱?回家后我拉出纸笔,开始瞎算。比如,一棵大橡树算它几百块,几百棵就得好几万。再加上船匠工资、铁件儿啥的,七算八算堆成一堆。
算账算出冷汗
算来算去,数字越堆越高。我掰着指头想:18世纪那会儿,一整年国家收的税才多少?一艘船的成本一对比,简直能把国库掏空。这下可我手发抖了。赶紧打开电视看纪录片补补脑。
纪录片里那些大船画面闪过,解说词念着“造价相当于几年GDP”。我啪地拍大腿:豁,可不嘛古人造这玩意儿就跟今天攒钱买火箭一样。越想越起劲,我又去淘了本二手博物馆手册。
手册里说博物馆有模型展览,我屁颠屁颠跑去参观。站在模型前瞎看半天,旁边大爷还笑我:“小子,你对这感兴趣?”我嘿嘿点头,回来继续整理笔记。
琢磨出个所以然
折腾完一圈,脑子里总算有了谱:这船贵不是瞎掰的。材料得砍几十年的大树,匠人得养几百号人干好几年,中间还动不动就塌了重做。我扒拉一下旧账本,突然想起去年我自己买个帆船模型都花了好几百,心疼了半天。这下对比,真实船的价格根本不是正常人能想象的!
经历这事儿,我更相信那些老故事了。世界就是这么回事儿:古时候的东西烧钱起来,比现在还狠。现在分享出来,大家别光看看,有机会也去算算,保准你惊掉下巴。我以后还得多记这种破事儿,越挖越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