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带着儿子去朋友家玩,看到他家有个新玩具叫“球中的小鬼”,就是个透明塑料球里装了发绿光的小鬼娃娃。我儿子好奇凑上去,朋友家孩子一扭开关,那小鬼突然蹦出来尖叫,儿子吓得哇哇大哭,躲我背后不敢动了。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太容易吓着小朋友了,得自己试试看,怎么玩才安全,免得家长们也手忙脚乱。
我的准备过程
一回家,我赶紧从网上买了个一模一样的球小鬼玩具。先拆开包装研究了一下,那小鬼有根拉绳,一拽就弹出来发光嚎叫。我寻思着先自己试试手感,就拉了几次绳,发现动静特别大,像老猫叫似的刺耳。接着我找来家里五岁的侄女当“小白鼠”,她胆子小点,正合适观察反应。
实践过程实录
我先把侄女叫到客厅,让她坐在沙发上,说姑姑有新玩具一起玩。我故意把球小鬼藏桌子后面,慢悠悠拿出来。她眼睛亮亮的,伸手就想碰球。我让她自己拉绳,第一下她轻轻一拽,小鬼没完全弹开,光闪了下,她咯咯笑:“好搞笑!”我就放松了警惕,让她多玩几次。
没想到第三次她使劲一拉,小鬼“嗖”地窜出来,红绿光乱闪,声音像破锣敲,侄女脸都白了,尖叫一声就往沙发上蹦,差点摔下来。我赶紧抱住她,那小鬼还在桌上转圈叫,活像真鬼片现场。她浑身发抖问我:“小鬼不会咬人?”我心头咯噔一下,后悔没提前准备。
调整方法再试
侄女平静后,我就想找法子避免吓人。我把灯泡偷偷换了,换成柔和的黄光,声音调到最低档,还教她先闭眼再拉绳。这回她小心翼翼拽一下,小鬼弹出时像个小丑,不吓人了。侄女乐得拍手:“现在不害怕了!”我又喊儿子过来重试,他先躲老远,看我示范几次后才敢碰,结果嘻嘻哈哈玩上瘾了。
折腾半天,我拿手机录了整个过程,重点抓孩子表情变化。录完我还问侄女感想,她嘟嘴说:“灯光亮亮的就不可怕。”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玩鬼玩具,也是大人没教才会吓哭。
总结的注意事项
试过几轮后,我刷刷写出笔记分享给家长们。关键是要一步步来,别学我急躁:
- 先别给孩子玩,自己练几遍熟悉操作。
- 调低声音和光线,像改灯泡或贴层膜,千万别原样硬上。
- 手把手教拉绳动作,慢慢示范,别让孩子猛拽。
- 哄孩子闭上眼再试,减少突然惊吓的冲击。
- 观察孩子反应,一出现害怕迹象就赶紧停手。
这些法子特管用,现在我家俩孩子经常抢着玩那小鬼球,还笑它是“胆小鬼玩具”。小鬼一点也不可怕,重点在家长别大意。记录上传博客后,几个朋友反馈说用了我的招儿,孩子没哭还乐呵呵的。这实践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