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妈托人从老家捎来两瓶九花玉露丸,说是补气养神的。我拆开快递一看,嚯!这药丸金灿灿的,闻着还带点花香,挺稀罕。可这玩意儿咋吃?直接吞?嚼着吃?一天几次?我瞅着瓶子上的说明书就一行小字"遵医嘱",跟没说似的。
被朋友坑出经验
上周老张来家里串门,看我桌上摆着这药,抓起来就倒了五六颗往嘴里塞。我赶紧拦住他:"您当糖豆磕?"他满不在乎:"老祖宗的东西多吃点准没错!"结果半夜这哥们给我发消息,说口干舌燥睡不着,喉咙跟火烧似的。害得我连夜打车给他送凉茶,路上琢磨着——连老江湖都能翻车,这药还真不能乱吃。
跟说明书死磕
翻箱倒柜找出压箱底的放大镜,我把药瓶里三层外三层摸了个遍。终于在内封锡纸上发现几行蚂蚁字:"每日早晚各一次,淡盐水送服。饭后三小时空腹最佳,忌浓茶烈酒。" 顺手拍了张舌苔照发给出国进修的中医表弟,他视频里瞅着直咂嘴:"姐你这舌苔白得跟新刷的墙似的,典型的虚寒体质,说明书上'阴虚火旺'那条警示说的就是你!"
实测服药翻车记
昨早按说明倒了杯温盐水吞药丸。好家伙!这药丸看着小,卡嗓子眼跟堵了块橡皮泥似的。硬灌了两大口水才顺下去,喉咙眼还黏着苦唧唧的药味。中午没管住嘴,尝了半盅黄酒,下午额头就蹦出俩大红痘。今天学乖了,先用门牙把药丸咬成两半,含在舌根底下等它化开。您猜怎么着?那股薄荷凉气顺着鼻腔直冲天灵盖,脑门都透亮了!
现在饭桌三件套
用了小半月,我家餐桌自动分成三块地界:左边是搁着凉白开的水杯,右边是撒着盐粒的小碟子,中间摆着金光闪闪的药瓶子。前天丈母娘来做客,瞅见这阵仗直乐:"你们家吃饭咋跟做化学实验似的?"
- 踩过的坑:药丸不能干吞!我用保温杯焖了会儿,结果药丸黏成了黑煤球
- 亲测有效:舌下含服比硬吞舒服十倍,口水会慢慢把药化开
- 防翻车提醒:咖啡火锅停三天才能试药性,我上周的麻辣烫直接让药效归零
昨儿特意跑去药店问坐堂老大夫,人家抖着胡子笑:"这又不是仙丹!阴虚的人饭前吃,体寒的改饭后吃。"得,白折腾这么多天——现在这药盒子还在我家电视柜上搁着,底下压着张我手写的"每日两粒上限"的纸条,旁边还粘着半粒失败黏合的药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