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奇妙的连接难不难(专家分享3个简单诀窍)

今天这个实践记录,说来也挺有缘的。前几天我不是在琢磨怎么才能遇到点有意思的人和事嘛感觉生活圈子有点固定,新东西太少了。正好看到有专家聊“建立奇妙连接”这事儿,说是有三个特简单的法子,我就想,真有这么神?干脆亲自试试看!

第一步:扎堆蹲点

专家说别瞎逛,找准地方“守株待兔”就行。我以前周末都窝在家看电影,这回想换个法子。家楼下公园周末总有人在那儿练毛笔字、下象棋,我就琢磨着这地方应该能行。上个周末,我也搬了个小马扎,带了本闲书往公园长椅上一坐。开始半小时,啥也没发生,光看大爷打盹儿了。我强忍着玩手机的冲动,就硬着头皮坐着翻书。没过多久,一个带孙子出来溜达的老爷子在我旁边坐下歇脚,瞄了一眼我手里的旧书,突然开口:“小伙子,这本子我年轻时候也有过!”就这么一句,我俩居然扯了一下午八九十年代的旧事,他还教我认公园里几种稀罕的野草。以前我路过八百次都没发现这些!

第二步:干点出格事

第二个诀窍就有点意思了:干点反常的事儿打破常规。我想着怎么搞?盯上了小区快递站。平时取完包裹都是立马掉头回家,专家说“刻意停留”就能制造机会。周二快递到了五六个大箱子,我没像以前那样扛起来就跑,故意在快递站角落慢悠悠地拆包装。撕胶带的动静特响亮,旁边取快递的小哥看了我好几眼。结果有个阿姨看我拆出一堆书,凑过来问:“哎哟这么多书?有菜谱没?”我就顺嘴接了句“阿姨您会做啥拿手菜?”好家伙,这位阿姨现场给我上了半小时烹饪课,还硬塞给我半包她自己晒的笋干!拎着书回家路上我就想笑,平时板着脸来来去去,谁会跟我搭话?

第三步:掏心窝子说话

最怕就是第三个:专家说要深入聊,别客套。正好昨天上班午休,发现公司天台居然有人养了几盆多肉。以前见到顶多点个头,那天我脑子一热,凑过去就对那个擦叶子的同事说:“这盆是不是快死了?叶子都瘪了。”对方一愣,突然笑起来:“是!我都快被它折磨疯了!”就这句话开头,我俩蹲在天台研究了半小时多肉急救法。我才知道她是设计部新来的姑娘,老家云南的,养花是一把好手。分开时候她直接剪了两片叶子让我拿回去扦插,说“死了再找我要”。要是往常我顶多说句“花挺好看”,哪能有这茬?

折腾这一星期发现,找连接真不难!以前总觉得是运气,现在琢磨透了:

  • 别怕浪费时间原地等待(蹲点见效)
  • 别端架子搞点动静(反常行为破冰)
  • 别客套直接捅问题核心(真心话换真心)

回头看看这三次经历,每次就花几分钟或者半小时,但感觉认识了好几个老朋友似的。下周我打算继续这么干,看还能遇见啥神奇人物。有人也想试试吗?特别想听听你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