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起床后,我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刷新闻。刚打开微博,就蹦出个热搜话题:河源7女生被卷入什么离谱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堆评论在骂骂咧咧的,有人说她们造谣害人,有人又可怜她们受委屈。看了一圈,信息乱七八糟的,我心想这事儿背后肯定不简单。作为一个爱搞清真相的博主,我立马决定自己动手,好好扒一扒内幕。
开始动手查资料
我先冲进书房,打开电脑就开始搜索。关键词就输“河源7女生”,结果跳出一堆旧新闻和猜测贴。我翻了半天,看得头大——那些文章全是碎片化信息,啥实质性证据都没有。这哪行?我掏出笔记本,一笔一划记下时间线和疑点。记完后就琢磨,得找第一手资料。想着网上乱传容易跑偏,不如直接联系当地人。
中午刚扒拉两口饭,我就立马打几个电话。一个老同学在河源做社区工作,我问他有没有听说这事儿。他说社区里是传过一些风声,但都不太靠谱,还说检察院最近在搞啥开放日活动,可能有内幕。我一听,这个线索不能放。马上又拨通了检察院热线,假装是居民投诉,想套点话。结果人家挺官腔的,只提了“民法典宣传月”和“营商环境监督中心”,还说在保护企业啥的。挂完电话,我啐了一口,心想,这条路估计走不通。
实地跑一趟河源
第二天一大早,我直接坐车去河源。心想,不亲自去调查,全是瞎猜。到了市区,我先跑商场溜达,故意跟几个服务员闲聊。有个大姐吞吞吐吐地说,她那片儿确实有个女学生闹过风波,但具体人早找不着了。我又窜进网,翻本地论坛的老帖子。翻翻,翻到一个匿名爆料贴,写那个“7女生”里有个是武大杨某某的前室友。这简直挖到宝了!我赶紧记下名字,回头就联系上那个爆料人。
晚上约在咖啡店见面。那人畏畏缩缩的,我问了半天,他才说杨某某在网上一张嘴乱喷,诬告别人是小三,搞得一家人差点寻死觅活的。还翻出杨某某的老微博,偷拍男生宿舍当玩笑,法学考试乱写答案。说着说着,那人翻出手机给我看截图:杨某某发朋友圈炫保研,说要用法律“服务社会”,看得我牙根痒痒。更扯的是,她研究生论文全是水货,被扒了皮。我差点把咖啡泼他脸上——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网暴镰刀?掌握了话语权随便伤人。聊完,我强压怒火,把证据都拷进U盘。
汇总真相写记录
回到家累瘫在沙发上,但我可没停手。打开文档就开敲键盘:
- 关键点一:这堆事件根本不是啥正义爆料,全是杨某某为保研搞的污名化操作,其他人被牵连当炮灰。
- 关键点二:网络天平歪得离谱——杨某某轻飘飘刷自拍,人家被诬告的连身份都丢了,家人跟着垮掉。
- 关键点三:高校挑人眼瞎,这种货都能保研;更让人心寒的是,舆论只当饭后八卦看。
写完一看,心里咯噔一下。原来震惊内幕在这儿:话语权成了最狠的武器,受害者反被踩在脚下。
整理完,我长叹一口气。这趟折腾下来,最憋屈的是,普通人防不住这种事儿。你说我们能咋办?只能多留个心眼,别轻信网上那些小作文。分享这些不为就盼大家别当那被人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