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挺喜欢朗诵的,特别是古诗词这玩意儿,总觉得念起来特有文化味。但前几天朗诵《上林赋》的时候,感觉不对劲儿。那文辞拗口得跟嚼老树皮似的,连自己都听不下去。
为啥选《上林赋》开练
前两天刷短视频,刷到一个专业朗读者朗诵《上林赋》,那声音嘎嘎听得我差点儿跳起来。我就琢磨着:人家咋能念得那么有感觉?我就打开手机,搜了一圈专业朗读教程。直接点进视频,点开就听。那朗读真够味的!我拍大腿:“这东西我得学会!”
说干就干。我搬了凳子坐电脑前,点开一个收藏的视频。跟着念第一句:“太初之时……” 我的妈呀,那调子跑得跟破锣似的。试了两次,舌头都打结了。我寻思不行,得找个专业朗读来当镜子。我就把视频暂停了,一句句跟着模仿——重点记下人家啥时候停、啥时候拖长声音。反正,越练越丢人,觉得自己咋这傻乎乎的。
跟着视频一遍遍磨
这朗诵不是光念字儿就够的。我把视频开慢速,0.5倍放慢看。人家念“山林郁郁葱葱”时,声音里带了股山风吹过的味儿,我就使劲儿学那个颤音。结果,喉咙卡了半天,哈得直咳嗽。我急了,站起来大声反复练这一段。
- 第一步:先看视频里的手势和表情,人家一挑眉一抬手,我就对着镜子照做。
- 第二步:一句句录自己声音,回头比对专业朗读。听着听着,才发现自己念得干巴巴的。
- 第三步:加上节奏感。视频里停顿特自然,我就掐表算时间,练了十来遍,总算摸出点门道。
最难点在结尾句。视频里朗读者一收尾,声音轻得像落叶。我念“山川静秀”时,硬是整成了大粗嗓门儿。气得我跺脚,心想这功夫下得不够嘛那就加练呗。连续三天,每天早晚各一小时。拿着稿子蹲阳台,对着花草当观众。练到后腰酸了,腿麻了,才慢慢顺溜点。
总算找着点儿感觉
熬过那阵苦,我才觉得对劲了。现在朗诵《上林赋》,那调子稳了,带点儿悠扬味儿。关键是跟专业朗读一比,不拉垮了。站在窗边念一遍,邻居还探头问:“老哥,练啥这么好听?” 我心里偷着乐。朗诵这玩意儿得耐心磨,少不了的笨功夫。记住几点:跟着专业来、练到嗓子累、别怕丢脸。就这么简单!往后我还得继续磕其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