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瞎琢磨这事儿
昨晚上睡觉前刷手机,突然看到群里有人在聊国际左撇子日,我心想“这玩意儿啥时候搞出来的?”自己是个右撇子,完全没注意过这些节日。接着又看到世界青少年日的事儿,更懵逼了,两件事儿一起蹦出来,这不就是给我分享实践记录的好机会么?说干就干,赶紧摸黑爬起来,找我的破笔记本开整。
动手查资料找根儿
今儿一大早,我就窝在沙发里开始搜索。先打开浏览器,敲进“国际左撇子日”,蹦出一堆乱七八糟的结果。我一条条点开看,发现这东西起源于1976年,就是个美国人搞出来的,为的是帮左撇子们争取权利。说白了,就是那会儿他们用剪刀、工具什么的都贼费劲,没人搭理他们。接着又搜世界青少年日,豁,这个更早,1999年联合国整的,专门关注年轻人的事儿,鼓励大伙儿多关心下一代。我边查边骂自己:“以前咋都没注意这些节日?净瞎混日子了!”查完资料累得半死,但记笔记可不敢马虎,写满了一页纸。
整理庆祝的法子
资料堆那儿得理理清楚,不然写出来谁看得懂。我把重点放到怎么庆祝上:国际左撇子日挺简单,就学着用左手干些活儿,比如:
- 吃饭换成左手拿筷子,结果面条洒一身
- 朋友圈里晒个用剪刀的视频,自己剪张纸都跟狗啃的似的
世界青少年日,更热闹点,我琢磨着就是弄些活动:
- 学校搞个交流会,拉一群小年轻聊理想
- 自己在家做个海报贴墙上,提醒多关心孩子教育
这些都试了一遍,左手拿剪刀剪东西时,差点切到手,吓一跳。真觉得以前太不把这帮人当回事儿了。
折腾半天全写成贴
资料和试过的法子备齐后,开电脑敲字分享。先噼里啪敲个草稿,把起源写在前头:1976年左撇子的事儿,1999年青少年那摊子,中间加了点我自己的感受,比方说右手习惯了真不好改,年轻人问题得重视。庆祝方式也写得土里土气,怕大伙儿看不懂。删删改改搞了一中午,发到博客上,还担心没人看,结果群里朋友点赞说“写得接地气”。总算完事儿了,瘫在沙发上啃苹果——左右手换着咬,还是右边利索。
对了,为啥写这个?上周跟隔壁邻居唠嗑,他儿子是个左撇子,抱怨说学校桌位太挤,孩子写字老撞人。我听着就来气:“这不就跟节日对不上号嘛”回家就憋着要整这一出,现在可算发泄了。拉倒,写完就拉倒,下回再找别的主题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