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CaptureNX修图技巧分享?五个妙招快速提升照片质量

上礼拜整理硬盘里那些老照片,翻到去年秋天拍的银杏林。当时看着挺美,现在瞅着灰蒙蒙一片,白瞎了那么好的阳光。我寻思着得拾掇拾掇,突然想起角落里吃灰的NikonCaptureNX——这玩意儿买相机时送的,我连安装包都快找不着了。

翻箱倒柜装软件

在旧移动硬盘里刨了半小时,总算抠出个NX2安装包。装完一打开我就懵了:这界面咋跟二十年前的播放器似的?满屏都是看不懂的英文按钮。我硬着头皮把照片拽进去,手指头在鼠标上瞎划拉,突然点到角落里「快速修正」四个小字。

没想到第一个妙招藏在自动修复里:勾上「自动色阶」和「D-Lighting」俩选项,银杏叶子唰地就亮起来了!原先藏在阴影里的树干纹理一下子蹦出来,比手机美图秀秀拉进度条自然多了。

跟偏色死磕到底

可仔细看照片角落发青,树根底下还泛着诡异的紫色。我骂骂咧咧地点开「白平衡」工具条,抄起吸管就往银杏叶子上戳——结果整个画面黄得能煎鸡蛋。后来才发现得找画面里本该是灰色的地方,比如柏油路边的水泥墩。这回吸管一戳,青色紫色立马遁地逃走。

  • 吸管别往鲜艳处戳(血泪教训)
  • 多试中性灰区域(水泥地/石墙最靠谱)
  • 微调时关掉D-Lighting(这玩意会干扰判断)

发现神器控制点

正想收工,发现前排游客穿的红外套抢镜得要命。试着用裁剪工具比划半天,好好的构图全毁了。气得我猛拍键盘,结果误触了工具栏里那个像瞄准镜的按钮。

控制点简直是藏着的核武器:往红衣服上扔个小圆圈,把「饱和度」滑竿往左一扯——方圆五十像素内的红色当场去世,旁边的黄叶子却毫发无伤!我又给后排阴沉的树丛加了控制点,单独提亮阴影,活像给照片开了局部探照灯。

锐化翻车现场

手贱点了「锐化」标签页,兴奋地把强度拉到90。好家伙,银杏叶子边缘跟镶了不锈钢似的,树叶缝隙里的蛛网直接变成钢丝!补救办法是打开「遮罩」滑块:往右拖到70,锐化效果就只啃咬轮廓线,叶片本身仍然保持糯叽叽的质感。

导出时发现NX居然存不了JPG?急得我满脑门汗。翻遍菜单才在「批处理」里摸到「转换文件」的按钮。关键一步藏在这儿:得先选好输出格式,再点右下角那个比芝麻还小的「运行」。

血泪总结

折腾三小时得出五条心得:

  1. 自动修正别嫌low,前期提亮贼省事
  2. 白平衡吸管专治各种偏色(找准水泥地)
  3. 控制点才是精准打击的神(想改哪就点哪)
  4. 锐化不开遮罩等于自毁照片
  5. 导不出JPG是你没找对批处理按钮

这破软件操作反人类得狠,但练熟了比LR更懂尼康相机的 Raw 文件——至少省了买插件的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