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端午大典所祭祀的是啥?敬天地水和一粒麦的故事

上个月就听说茅台今年端午要搞个大活动,祭祀啥天地的,还有一粒麦子。我这人嘛爱凑热闹又好奇,赶紧想办法托了个老铁帮我混进了现场。茅台人讲究得很,这种仪式规矩多,一般不让外人进,但老铁说我平时喜欢记录这些传统文化,才勉强放我进去。下面我就从头说道说道,过程糙是糙点,但保真!

准备阶段:一大早爬起来赶路

那天五点多就起床了,天还没亮透。茅台镇上雾蒙蒙的,路上人不多,我揣着笔记本和手机,直奔茅台酒厂的遗产区。老铁告诉我,祭祀在“荣和”烧房旧址那里搞,是茅台的老曲仓。走到门口,一群工人已经在忙着摆台子,香炉、酒缸、一堆绿油油的麦穗搁在旁边,还放着些柏树枝和艾草。跟管事的搭上话,他说这叫“润麦工具”,待会儿要用,我也没细问,反正听着挺玄乎。

祭祀现场:敬天敬地敬水,还念经似的

九点整,仪式开始了。主敬人是制曲车间的一个老大哥,名字忘了,好像是主任啥的。他先端酒杯对着天举了举,又转身朝着地鞠了个躬,然后提水泼了泼。嘴里念念叨叨啥“天保佑、地保佑、水平安”的话,还读了个颂文,跟背诗一样:“顺天之道,四序和祥……弥久弥芳”这些。我听不太懂,但气氛庄重得很,没人吵吵嚷嚷。

重点来了!那粒“麦子”的故事:老大哥抓把新收的小麦往盆里放,倒了点水泡着,这叫“润麦”。他说这是茅台的老规矩,每年端午做新曲子前必须弄这出,意思是让麦子喝饱水,好发酵酿酒。他边做边解释,麦粒小归小,可重要得很——少了它,茅台酒那味儿就没了根儿。我试着凑近点看,小麦金灿灿的,闻着有股泥土香。

随后换到熏仓环节。俩专家点着柏香和艾草,往旧曲仓里钻。烟熏得睁不开眼,专家说是为了“安镇土地”,驱赶虫子顺便消毒。我在旁边嘀咕这不就是烧柴火除霉嘛他们笑笑说,非遗传承就是这样,讲究个传统味儿。

收尾和感悟:三鞠躬,心里琢磨半天

所有人跟练齐步似的,对着仓房三鞠躬。散了场,我蹲在角落抽了根烟。老铁过来拍拍我肩膀说:“瞧见没?敬天是怕旱,敬地是怕灾,敬水是盼酒纯,那一粒麦子更是茅台人心尖尖的东西。”我琢磨着,这不就是老百姓求个风调雨顺嘛但茅台拿它当宝贝传统,搞成个国家级非遗,还年年申遗。

整个经历下来,我最大的心得:传统这东西,看着粗糙,可里头有活生生的智慧和念想。茅台人护着这些老规矩,就跟护着自家孩子似的,不为别的,就为那口好酒不变味。回家路上,我顺便查了资料——2006年端午和茅台酿艺一起进的非遗名录,怪不得整这么隆重。以后要有人问我茅台祭祀我就直接说:“敬天敬地敬水,外加一粒破麦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