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逛超市看到货架上各种鱼露,突然意识到这玩意儿虽然都叫鱼露,味道差别是真的大。直接拎了五个牌子的回家做对比,结果让我差点掀桌。
直接拆包装看原料
把瓶瓶罐罐一字排开,挨个扒拉标签配料表。前三个牌子看着挺像回事:小鱼仔、盐、水、糖。第四个开始不对劲了,明晃晃写着味精成分。到第五瓶直接气笑了——配料表第三位就是焦糖色素,还掺了麦芽糊精,鱼露搞成这德行糊弄鬼?
水里泡小鱼仔实测
把第一瓶纯鱼原料的倒进玻璃杯,小鱼仔肉眼可见飘着。按包装说明按比例兑水搅和,齁咸但鲜味很厚。轮到掺味精的那瓶,同样的操作兑完水,喝一口差点原地升天——咸得我连灌三杯水才缓过来,喉咙还发紧。
烧菜盲测翻大车
硬着头皮用五瓶分别煮了同款冬阴功汤。前三锅汤底鲜得自然,后两锅直接翻车。焦糖色素那锅汤色黑得像酱油,喝起来满嘴化学味。掺味精的更绝,鲜得发假不说,喝完半小时嘴里还泛酸水。
发现三个离谱真相
- 大牌≠靠谱:某网红款就是味精+色素组合拳
- 便宜真没好货:9块9那瓶咸度超标三倍
- 东南亚原产也分三六九等:泰国本地款鲜味吊打出口版
折腾完看着厨房五个汤锅发呆。想起十年前在越南小店打黑工,老板教我煮汤永远只用透明玻璃瓶装的鱼露。那会儿嫌老头抠门,现在才懂人家宁可用小作坊手作货,也不要大厂勾兑的化工汤。
清垃圾时手抖打翻那瓶色素鱼露,瓷砖缝被染得黢黑,拿钢丝球蹭了半小时。抬头看见另四瓶鱼露在架子上亮堂堂的,突然笑出声——这不就是我当年待过的几个公司么?表面都叫科技企业,掀开底裤一看,有的是真材实料熬出来的,有的纯靠色素味精硬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