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粉丝在评论区问起,为啥马里奥这个红帽子大叔那么牛,他最早在哪蹦出来?我一听就来了劲儿,这不简单嘛得好好挖一挖。你们都知道,我平时最爱搞这种游戏历史探索,就跟打小怪寻宝一样,乐此不疲。
动手查资料
我先从书架翻出尘封的游戏机,那破FC还是十几年前淘的二手货。开机一试,画面闪闪烁烁,差点烧了屏幕。心一横,我直接蹲电脑前开搜,记得用关键字“马里奥第一款游戏”,结果蹦出一堆乱八七糟的信息。翻了半小时,眼睛都花了,还碰到不少假新闻。
实在没法,就翻出旧杂志,一页页扒拉。发现马里奥老早不叫马里奥,他1981年在一个叫《大金刚》的机器上亮相,扮演个管道工跳来跳去救人。我当时就惊呆了:这游戏画面简陋得像小学生涂鸦,红帽大叔居然叫“跳跳男”!
我得玩一把实物才踏实。费老大劲儿从朋友那儿借来卡带,塞进FC,咔擦一声差点卡死。画面糊糊的,背景音乐吱哇乱叫,操作起来比开车还累人。
- 先按方向键,结果角色笨笨地跳柱子,老摔跤。
- 然后试救人模式,进度慢得像蜗牛爬。
- 玩到通关时,手指头酸得发麻,差点砸手柄。
挖出特别之处
玩过几轮,我掏出笔记本一顿记,总结这游戏的牛点。最扎眼的是它的设计贼简单:主角就蹦跳爬梯子救人,可玩起来上头得很。一局接一局,根本停不下来。
再一琢磨,它的特殊在于开创了新玩法——横着打怪闯关,后来带火整个游戏界。那会儿游戏多是点点线线的,这玩意儿居然整个角色当主角,玩家能代入进去。我还记起小时候头回玩时,感觉自己就是英雄,一口气通关到半夜。
更逗的是,马里奥不是一开始就红,只是配角中的打工仔。游戏背景设定在工地,画面粗糙但细节可爱:坏人扔木桶砸人,主角一蹦躲开,笑死我了。当时开发商想省钱,随便画个大叔,结果意外火了。
反思和收尾
折腾大半天,我把手写本整理成这篇实践记录。整件事告诉我,游戏历史的玩意得亲手折腾才懂。当年那个小游戏,虽然技术垃圾,却点燃了一代人的童年,这够特别的!下次你们有啥游戏疑问,评论里喊我,保准再开坑折腾。
